2030年,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哪些行业会兴起、哪些行业将会没落?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了的一份多达160页的报告《失业,就业: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转移》,做出了如下的“预测” 。
报告中称,随着科技的进步,未来全球大概有3.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,其中中国占1亿。麦肯锡报告中分了11个行业大类,看不同国家未来在这些行业的岗位需求变化。其中涉及到创意工作、技术类工程师、管理类以及社会互动类的岗位需求增长明显,因为机器还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。另一方面,那些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部分岗位需求将下降明显。

很少有职业(数据显示少于5%)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,但是在约60%职业中,有30%的工作内容可以被自动化取代。
- 到2030年,全球将有近10亿人因自动化的普及而失业
- 近4亿工人(占全球劳动力的15%)需要转换职业类别

报告中重点分析的六个国家:中国、德国、印度、日本、墨西哥和美国中,中国将面临需转职的工人数量最多 -多达1亿人,占2030年劳动力的12%。
尽管这个数字与过去25年中国农业的巨大转变相比较小。但是对于发达国家,中国受自动化影响比例还是要高得多。

自动化普及将改变各职业工作方式,未来社会将出现目前不存在的新职业
研究结果表明 – 到2030年,成为未来劳动力需求催化剂的几个趋势可能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。
- 气候挑战应对
- 能源使用效率
- 由于老龄化日趋严重,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
- 为日益扩大的消费阶层提供商品和服务
- 对国家所需基础设施、技术进行投资
自动化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投资增加,可能刺激足够的职位增长,确保充分就业。这些新职业带来的大量新增就业机会,会大大抵消自动化带来的失业。
如果大多数失业工人在一年内找不到新工作,员工的再就业缓慢,摩擦性失业会在短期内上升。
自动化的影响因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、人口结构和收入水平而异。自动化取代工人的程度将决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工作需求的增长。
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:服务业、建筑业等中等收入职业可能会出现最大的就业增长,零售销售和教师等中等收入岗位也将迅速增长,提振新兴的中产阶级。
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,收入两极分化将会继续:按照目前的工资结构持续下去,高工资职业(投行、咨询)的需求会增长最快,而中等工资职业的需求会下降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哪些行业比较吃香,哪些行业将会衰落?
创新型职业(作家、演奏家、编剧、作曲家)的工作不容易被替代的。
能被建模替代的工作,即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容易被取代,简单举两个例子 –
- 办公室支持相关:电脑支持工人;财务人员(采购、会计等);行政助理
- 机械操作相关:生产工人;物料搬运机操作员;农业分级机和设备操作员
以中国为切入点,列举部分“吃香”和“不吃香”的行业 –
- 教育行业:老师;教学辅助;培训师
- 创意行业:艺人/媒体工作者
- 医疗/社区护理行业:护士、医生助理;社区工作者;保姆;药剂师
- 需要与消费者互动的相关行业:个人护理工作者
- 机械行业:农业设备操作员
- 建筑行业:吊车操作员
- 物流行业:搬运机操作员
未来的所有劳动者都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,因为他们的职业内容是随着越来越强大的机器而变化的。
对于每一个劳动者,跟上时代发展潮流,熟练不可被替代的技能,将成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麦肯锡报告中,我们能看出 – 未来很多工作活动将需要社交和情感技能以及高级的认知能力。
你会发现,无论是逻辑推理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检索信息的能力,都和咨询行业息息相关。
10年后,你的行业发展怎么样呢?